眾心向著共產黨 自立自強愛祖國
導讀
2021年5月30日是第5個“全國科技工作者日”。自5月上旬以來,鄂州市科協邀請中國科學院、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等12家科研機構、高等院校的22位科學家,聯合26個相關部門和單位,動員18家科技社團、科技企業,圍繞“眾心向黨、自立自強”主題,因地制宜開展了近100場系列活動,將節日活動與建黨100周年、黨史學習教育、全國科技活動周、湖北省“建成支點、走在前列、譜寫新篇”目標定位和鄂州市“三城一化”建設、城鄉融合高質量發展等緊密結合,宣傳推介一批科技創新團隊、科學普及人物,以實際行動向全市廣大科技工作者獻上節日祝福。
1、科技創新之火燃旺鄂州大地
石召華科技創新團隊成果透視
石召華(左三)前往中科院上海藥物研究所,與陳凱先院士(右三)簽訂技術合作協議
武漢愛民制藥股份有限公司以石召華博士為代表的科技創新團隊,在中醫藥研究開發、產業化經營管理等方面攻克了一道又一道技術難題。
石召華團隊通過對現有生產制造技術改造升級,實現七葉皂苷鈉生產成本和勞動強度降低30%以上。同時,主持并建立中藥天然藥物的提取、分離、制備試驗平臺,化學藥物多種劑型、多項關鍵技術平臺,推動公司創新藥物的開發。
近年來,石召華博士堅持以產業化成果為導向,圍繞中藥、天然植物藥生產工藝技術和工程技術進行應用研究,研究成果申請發明專利45項,已授權20余項。在《中國中藥雜志》《中草藥》等國內外學術核心期刊發表專業論文50余篇。實現國內首創藥物大品種七葉皂苷凍干粉針技術改造及其全程質量控制體系的建立,實現產品收率提高33.3%、生產耗能降低47%,生產成本降低38%的綠色生產,取得重大經濟社會效益。主持了國家重大新藥創制科技重大專項“中藥注射劑大品種七葉皂苷凍干粉針技術改造及其全程質量控制體系的建立”、湖北省科技廳重大科技創新計劃項目“名優中藥注射劑大品種七葉皂苷凍干粉針的二次開發及其產業化”等。
武軍科技創新團隊成果掃描
武軍總工程師(右二)在公司生產車間向中國工程院院士瞿金平(左三)請教新產品研發技術
湖北鄂豐模具有限公司總經理、總工程師武軍率領的科技創新團隊,打造出了以依托技術創新、自主研發為核心競爭優勢的發展模式。
武軍團隊開展了多項模具及機械產品新技術的研發,擁有發明專利8項授權4項,申請實用新型專利32項授權25項,獲得德國PCT實用新型專利1項。所開發的產品多次獲得“國家級重點新產品”“湖北省科技進步獎”。
從系列管道塑膠模具成型技術到大容量高壓雙筒連續注射,到體積脈動塑化成型擠出核心技術研發,該公司每一項科技成果都在國內、國際留下技術領先的腳印。經過多年潛心探索,攻克了系列塑膠管道模具成型關鍵技術,取得國家專利授權,達到國內領先、國際先進水平,在塑膠管道加工行業不斷得到推廣應用,打破了我國塑膠模具成型技術長期被國外壟斷的局面。
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公司憑借在塑膠成型方面的技術儲備,積極響應政府和協會的號召,開展防疫裝備研發。武軍帶領公司研發團隊,開發用于隔離防護的正壓防護面罩系統關鍵部件和配套工裝模具,研制出新型防控呼吸面罩及防護服呼吸交換模具產品,申請實用新型專利3項(已授權1項),分別為具有全拉鏈結構的連體式防護服、用于全封閉頭套上的環形管道通風排氣系統、分體式全封閉隔離防護服,現已進入投產沖刺階段,為下一步產品上市銷售奠定了基礎。
張開明科技創新團隊成果展示
張開明董事長(右二)在公司研發一線,與俄羅斯、烏克蘭專家一起研發新材料
湖北開明高新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創始人張開明,帶領科技創新團隊研制出了新型FGM-KM彌散強化復合金屬梯度功能新材料,將公司打造成國內唯一一家專業從事FGM-KM-B.U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的機械設備金屬表面修復與再制造工程技術創新的高新技術企業。
發明了新材料。針對不同生產行業的需求和機械設備工件材料組分的不同,針對性地發明了10余種不同組分的FGM-KM新型金屬表面修復合金粉末材料。該材料不僅可以快速修復磨損報廢的零部件,達到再生利用目的,還能達到改性處理的效果,將修復后的設備使用壽命提高1至5倍。該系列合金粉末材料與當前市場上常見的焊絲焊材相比,不僅具有熔敷性強、結合度高、性能優異的優點,而且使用簡單、成本低廉,真正做到了技術與成本的優異結合,易于推廣,屬于國際先進水平。
提出了新原理。將改頻熔敷創新技術工藝與FGM-KM-B.U彌散強化復合金屬梯度功能新材料相結合,并首次提出結合層、過渡層、工作層、加工層的分層復合熔敷技術思路,根據不同的工件基體材質配制不同成分的FGM-KM梯度功能合金材料,并依次逐層梯度熔敷,使合金材料綜合到工件基體金屬中并熔為一體。
首創了新技術。經過特殊改造的硅整流焊機作為新材料熔敷的專用設備,替代激光或電子束。
樊希安科技創新團隊成果掠影
樊希安教授正在研發熱電芯片
湖北賽格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是武漢科技大學科研成果轉化基地,以樊希安教授為代表的科技創新團隊先后主持完成10余項國家、省部級項目與企業橫向課題。
樊希安科技創新團隊因為是全球第一家掌握SPS技術批量制造p型納米晶熱電材料的團隊,因此使該公司成為國內第一家掌握新型擠壓技術生產n型納米晶熱電材料的公司,成為國內n型納米晶熱電材料國內唯一供貨商,成為國內首家實現批量制造柔性鋁基板和銅基板熱電芯片的公司。
賽格瑞公司樊希安科技創新團隊聚焦國產替代高性能半導體熱電材料與熱電芯片,突破了部分高性能熱電材料和熱電芯片依賴進口的瓶頸。核心技術與優勢包括:
一是全球首家實現SPS技術批量制造p型納米晶熱電材料,且關鍵設備自主開發,材料生產線固定資產投資降低70%以上;
二是國內唯一實現新型擠壓技術批量生產n型納米晶熱電材料;
三是全球唯一實現晶圓級封裝技術生產Micro-TEC芯片,封裝產線固定資產投資降低50%以上,封裝效率提高3倍以上,封裝成本下降50%以上;
四是國內首批實現批量制造柔性鋁基板和銅基板熱電芯片及模組。
王業富科技創新團隊成果觀察
王業富教授(左一)與創新團隊成員一起研究技術難題
湖北真福醫藥有限公司組建了以武漢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王業富教授為帶頭人的科技創新團隊,針對企業發展重點和難點,創新思維方式,提出科學的解決方案。
解決了大發酵罐酶活不穩定的技術問題。王業富教授深入發酵生產車間,仔細查看每一個工藝環節的操作,了解各項工藝參數,與一線技術人員溝通,快速準確地找到問題的原因,并給出相應解決方案。
解決了新型枯草桿菌纖溶酶分離純化的技術難題。針對工藝條件優化,教授團隊給予研發技術人員建議;在操作細節上,進行實操指導;在純化填料選擇上,給予合理化建議。在專家組指導建議的基礎上,研發人員又經過一個多月的反復試驗,大大提高了酶的純度,現純度可達98%以上,完全符合注射用生物制品對純度的要求。
在新產品開發方面進行技術論證指導。針對新產品的開發立項,從產品劑型設計、原料配伍、用法用量等方面,都進行了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指導,大大加快新產品開發進度,為企業創新找到了發展方向。
在科技創新成果轉化、產學研合作等方面進行支持和幫助。奔走科研院校,就研發技術合作、科技成果轉化、共建研發中心等問題,最終達成1項專利技術成果轉化的合作、1項國家科技項目的聯合申報合作、1項共建心腦血管研究中心的合作。
2、科學普及之光照亮鄂州城鄉
楊利平:健康科普“一桿旗”
楊利平在華容區華容鎮楚藩社區義診活動中向兒童及家長普及健康知識
鄂州市婦幼保健院兒科首席專家、主任醫師楊利平,既是醫學名家,也是醫學健康科普知識的傳播者。從醫32年來,他始終將健康科普作為一份責任和義務來堅守,并成為我市健康科普的“一桿旗”。2020年,他被湖北省人民政府評為“第五屆湖北省科普先進工作者”。
楊利平作為鄂州市婦幼保健院兒科首席專家,來向他求醫問診的人每天都有很多。他經常延遲下班,加班加號,常常從上午 8點連續工作到下午2點,來不及喝一口水和上衛生間。他說:“自己辛苦點不要緊,病人排隊等號不容易,不能讓他們白跑一趟?!彼€經常在電話或微信里,為患者提供健康咨詢。
有一次下大雨,楊利平接到一個陌生電話,電話那頭傳來驚慌失措的聲音:“楊主任,我家孩子發高燒,該怎么辦?”楊利平立即告訴對方簡要的處理方法和注意事項,并說自己正在附近,可以過來看看,對方聽后連聲道謝。后來,經過楊利平診斷并現場處置,患兒體溫恢復正常。
楊利平始終將百姓的健康放在心中,從醫以來,無論是抗洪搶險,還是抗擊“非典”和新冠肺炎疫情,他總是沖在前面,為百姓服務。
有一年發生洪災,楊利平每天白天背著藥箱,劃著木船到村民家中巡診,夜晚就住在村民家中。一天深夜,一位村民家中的小孩腹痛難忍,他得知情況后,立馬聯系船只,準備劃船到村民家中。當他快到患者家時,船卻靠不了岸。于是,他跳下船,蹚著水來到村民家中。當看到小孩臉色發白時,他一邊詳細詢問病史,一邊認真檢查,分析判斷是急性腸胃炎,并立即處理。半小時后,小孩漸漸好轉。
去年疫情發生后,楊利平被組織選派為鄂州市新冠肺炎防控指揮部專家,在指導救治新冠肺炎患者的同時,他積極宣傳并普及防疫科學知識。一次,在鄉鎮衛生院,一患者家屬爭吵著要求轉到市級醫院。楊利平知道后,認真查看了患者的化驗報告和CT等影像,發現不符合新冠肺炎臨床特點。于是,他耐心地將防疫科學知識講給患者聽,最終,患者接受了建議,安心在該衛生院治療。像這樣的患者還有許多,經他診斷并安撫后,都在當地醫院就診。
汪兵:畜禽科普排頭兵
汪兵(右一)在梁子湖區沼山鎮種養殖合作社指導養殖戶預防雞病
在鄂州一鄉鎮,有農戶養殖的土雞死亡,接到通知后,市科協專家庫重要成員、市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高級獸醫師汪兵便驅車趕去。對汪兵來說,這是他工作的常態,工作中,他經常進雞棚、鉆豬圈、入牛舍……不知疲倦地干著畜禽養殖科普和疾病預防的工作。
汪兵趕去的鄉鎮,農戶散養土雞較多。從事養殖的多半是留守婦女和老人。春天,因氣溫變化大,加上養殖的土雞都是雛雞,抗病能力弱,很容易生病或死亡。在現場,汪兵查看情況后,建議農戶散養土雞時要分開圈養,如遇到低溫天氣,要做好保溫措施。同時,他還告訴養殖戶,春季空氣潮濕,小雞容易患雞白痢和雞球蟲等疾病,建議安裝雞架,讓小雞不在潮濕的地面休憩。小雞和人一樣,也需要打預防針,但鄉鎮的養殖戶大多是老人,不懂科學的養殖方法,汪兵便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告訴他們如何做好畜禽疾病預防,并幫忙聯絡當地的防疫員,給小雞打預防針。
雖然每天要進雞舍,工作又臟又累,但是汪兵卻覺得很有意義?!坝米约赫莆盏目茖W知識和技術去幫助養殖戶,可以增加農民的收入。”汪兵說,即使再苦再累也值得。無論養殖戶遇到什么問題,他都盡力幫助解決。今年3月底,有一位養羊的農戶向他反映,家里的羊突然死亡,但卻找不到原因。汪兵到了養殖場,經過調查分析,發現羊的死因與農戶放牧方法不當有關。春季,山上長滿野草,農戶上山放羊,羊群進食的青草中有紫云英等,羊大量進食后,出現脹氣。找到原因后,汪兵消除了養殖戶的困惑。
在做好畜禽疫病防控、檢驗、監測及技術推廣的同時,汪兵還帶領單位干群全面開展扶貧幫扶、非洲豬瘟監測檢測、羊布病凈化、動物血吸蟲病查治、畜牧獸醫達標整治等活動?!斑@些工作不僅辛苦,還有很大風險?!蓖舯f,他們有時候不僅要對動物進行血樣采集,還要解剖動物尸體,甚至會面對一些人畜共患的疾病,盡管如此,他們依然無怨無悔。在汪兵的帶領下,我市畜牧科技人員及時開展高風險地區的雙重監測研究,并有效作出疫病風險評估,大大降低畜禽患病風險。
翁偉:公益科普“領頭雁”
翁偉(左一)在鳳凰街道壽昌社區向市民介紹科技產品性能
近兩年來,他自掏腰包,先后開展30多場社區青少年公益科普宣傳教育活動,使2000多名家長和青少年從中受益。在他的帶領下,許多人加入公益科普志愿者的行列,他也從公益科普戰線上的“獨行俠”,變成了“領頭雁”。他,就是鄂州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協會會長翁偉。
2018年,原本在一家企業做機電工程師的翁偉,帶著自己的科學夢離開工作崗位,決定為我市青少年科普貢獻力量?!耙驗樽约簩W理工學科,所以對組織開展科普活動很有信心!”翁偉說。然而,當他從事科普工作后,才發現并不容易。剛開始,翁偉幾乎是一個人“單打獨斗”,沒有專門的科普講師,他就自己學習科普知識、做科普課件、舉行科普講座。“有時候,為了做一個科普活動方案,我常常連續兩三天不睡覺?!蔽虃フf。
翁偉建了一個科普志愿者微信群,并在網上公開招募公益科普志愿者。做公益科普沒有任何報酬,為了開展好一場社區公益科普講座,招募更多志愿者來當講師,他總是自己開車接送志愿者。今年4月,在濱湖社區開展的一場公益科普活動中,他得知參與服務的6名大學生志愿者是外地人,且沒有經濟收入,便自掏腰包,為他們報銷了來往車費。
對于公益科普,翁偉有著一份執著和熱情。2020年,疫情進入常態化防控后,翁偉為了給我市青少年科普正確的防疫知識,曾組織開展了“云上重逢謝貴人,心懷感恩共成長”鄂州市青少年與貴州援鄂醫療隊視頻連線感恩教育暨青少年疫情防護科普活動。從協調活動場地到邀請媒體在線直播,全都是翁偉一個人聯絡組織,共計花費8000多元。
為了推動我市青少年科普工作的發展,翁偉自掏腰包40多萬元,先后牽頭成立了中國電子學會鄂州考試服務中心、鄂州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協會、鄂州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協會科普工作委員會、波比機器人活動中心。帶著80后特有的韌勁與堅強,翁偉始終秉持一顆為公益科普服務的初心。目前,他的科普志愿者群里已經有30多人。今年5月15日,在翁偉組織的一場公益科普活動中,原本只需招募8名志愿者,結果卻有13名志愿者報名。如今,在翁偉的影響和帶動下,越來越多的科普志愿者加入他的團隊,并逐漸形成鄂州公益科普“頭雁領航,雁陣齊飛”的生動局面。
鄒志成:智能科普追夢人
鄒志成(右一)在鄂州職業大學向學生展示太空探測機器人
5月20日,當得知葛店開發區一所小學想在學生中開展編程科普教育活動時,鄒志成立即趕到該校,與校長見面,計劃免費為學生提供服務,開展一次線上教學。
鄒志成是一位殘疾人,身殘志堅的他熱心公益事業。2016年,他創辦騰博教育,專門對青少年進行科普培訓,為他們講授編程、人工智能、機器人、電子制作等方面的知識,并開展科技創新實踐活動。
近年來,學校、家長越來越重視對孩子們在科技領域的引導和培養,編程也因此成為培訓熱門課程?;诖耍u志成從創立騰博教育之初,便一直深耕于智能科普教育。多年來,他一直積極參加鄂州市全國科普日、科技活動周等主題科普活動,每年組織教師進學校上公益科技課,累計開課400班次,使3000余名學生直接受益。
鄒志成還帶領團隊常年在城區廣場、公園、社區等地開展公益性科技教育培訓。此外,他們還受教育主管部門委托,義務為市內各中小學科技輔導員提供線下信息素養培訓。2019年,鄒志成創辦的騰博教育被列為鄂州市科普教育基地。
多年科普教育,結出累累碩果。在近幾年的全國性青少年科普賽事中,他帶領的參賽學生頻頻亮相并取得佳績,一些孩子也在編程學習過程中得到改變。一位單親家庭的孩子,原本性格內向,學習成績也不太好,經過兩年的編程學習,變成了一個樂觀、自信的孩子,學習成績穩步提高。還有一位小學生,8歲時沉迷手機游戲,偷偷用父母的手機為游戲充值數千元?!班u老師,真是謝謝你們,通過學習編程,孩子了解了游戲是如何開發出來的,對游戲有了全新的認識。孩子現在已經立志做一名游戲開發大師,并有了學習目標?!焙⒆拥募议L向鄒志成連連道謝。
“編程是孩子與人工智能對話的語言,在人工智能時代,編程將成為一項核心能力。”鄒志成說,少兒編程不止是一門興趣教育,科普才是其核心,通過科普與其他教育科目串聯,讓孩子在學習編程過程中同時學到其他學科知識。他希望更多青少年能夠了解人工智能,愛上科學,像他一樣擁有一個科技強國夢,努力做智能科普的追夢人。
廖靖飛:親子科普踐行者
廖靖飛(左一)在洋瀾湖水生植物生物科考親子科普活動中,給家長和孩子講解科普知識
在她看來,科普是一件有趣、有意義的事情。作為一名記者,她起初只是參與科普活動報道,最終卻成為一名多年堅持組織開展科普活動的熱心人和踐行者。她組織策劃了眾多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公益親子科普活動。她就是湖北省科普先進工作者、鄂州市融媒體中心記者廖靖飛。
她在任職的鄂州廣播電臺提出創辦《科技之光》欄目,充分發揮廣播電臺傳播迅速、受眾廣、覆蓋面廣、感染力強的優勢和特點,積極采編發布動態信息,在保證節目權威性、科學性、實用性的基礎上,堅持多年進行義務采編和科普知識宣傳。至今,《科技之光》欄目已制作播出1000多期,成為我市科普宣傳的品牌欄目。
好奇是孩子的天性,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廖靖飛結合兒童身心成長規律和家庭教育特點,牽頭組織開展科技類親子體驗活動,搭建傳播科學家庭教育知識的新平臺,提高家長的科學素養。長江、洋瀾湖、武漢科技館、湖北省博物館、湖北省地理信息科技館……她曾在這些地方組織過科普活動。近年來,她平均每年組織開展10多場親子科普活動,每場活動參與人數從幾十人到數百人不等,讓家長帶著孩子走向大自然、實驗室、科技館。她還積極參加科普講座和演講,讓更多人關注科普,并多次應鄂州市科協號召,參加湖北科普講解大賽且獲得優秀獎。
有一年,長江淡水豚科考船從武漢出發,要經過鄂州江段的“江豚灣”。她覺得這是一個宣傳保護長江生態環境的機會,便立即邀請本市媒體同行前去采訪報道,還發動幼兒園的師生共同參與。后來,她編寫兒童舞臺情景劇《留住江豚的微笑》,讓孩子們演繹江豚灣的故事,反映江豚的生存現狀,該劇還應邀到武漢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演出。
有一次,在對兩位養豬的盲人兄弟進行采訪時,廖靖飛萌生了一個想法,讓孩子們能實地來看看,體會盲人行走的艱難和創業的艱辛,并了解科學養豬的故事。回去后,她迅速將想法付諸實踐,組織幼兒園的孩子們走進盲人兄弟家中?;顒哟笫軞g迎,吸引了眾多鄂州乃至武漢的家長和孩子參與,取得了良好的親子科普宣傳效果。
一位長期參加“家庭親子科普行”活動的學生家長說:“小朋友非常喜歡參加親子科普活動,動手參與性強、貼合日常學習和生活,既拓寬了知識面,激發了他們學習科學的熱情和興趣,也增進了家長和孩子之間的感情,希望這樣的活動越來越多!”
來源:武漢科技報
通訊員:黃得軍